主页
基本资料
研究方向
论文论著
科研成果
科研基金
所获荣誉
课题组员
合作意向
招生招聘
给我留言
更新时间:2022年04月16日
首页│中文版│English
建立我的学术名片
张云扬
博     客: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u/YUNYANGZHANG
邮     箱:yunyangzhang38@163.com
电     话:13681953718
所在 机构: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学报(医学版)编辑部 (已退休)
职务/职称:药理学副教授,医刊编辑学研究员
[教育经历]

1954-1960年  上海市长阳中学(初中-高中)毕业

1960-1964年 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(原上海第一医学院)药学系药学专业 毕业

[研究经历]

1964-1991年 于本校基础医学部药理学系从事药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。

1985年10月-1986年1月  于瑞典AB Astra-Hässle (现:Astra-Zeneca/阿斯利康) 进行短期访问进修生物分析化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。

1991-1998年 于本校学报(医学版)编辑部从事医刊编辑与研究工作。

1999-2009年(退休后)于中国癌症杂志编辑部从事医刊编辑与研究工作。

学术著作:药理学著作10余篇,代表作:“美多心安在中国健康人群的代谢”;编辑学著作20余篇,代表作:“科技论文中自述省(第一人称的)主语句及其句式变换”。

2013年,在第七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上(广西,百色学院)发布“试述第一、第三人称的语法人称与语用人称的新概念” :指出语法人称与语用人称的客观存在,应予以明确区分:(1)  语法人称:人称名词,尤其人们的姓名都是第三人称;(2)  语用人称(举例说明):论文中作者的姓名(作者署名)是语用人称的第一人称;收信人的姓名是语用人称的第二人称;论文中参考文献作者的姓名是语用人称的第三人称(他们分别为第一、第二、第三人称代词及其相应的限定词所指称)。论文中作者身份的构建,只能是:作者署名加论文题名。论文正文中以第一人称(“我(我们(的))写作,是自我指称作者署名;以第三人称(”本论文“  ”本研究“)写作,即:自我指称论文题名。论文中的作者身份(再)构建,绝对不(仅仅是)正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与(或)其相应的限定词的使用;其与第三人称的“本研究”、“本研究”一样,均为作者自称,它们真正的(一般是不可缺少的)功能是论文的讨论意群中注明引自论文结果意群中的内容。ISO、中国标准按主要制订人的习惯、喜爱,主张文摘应引以第三人称写作的实质是:摘要的正文中不需要作者使用自我指称;世界上许多顶尖期刊按主编的习惯、喜爱主张文摘应以第一人称写作,当然也是可以的。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学者Geertz 教授的、誉行世界语言学界的学说(论文中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及(或)其相应的限定词,就是“author-evacuated”)是错误的。论文写作时,作者最好遵循目的期刊作者须知中对论文中作者自我指称的要求。

思考方向:学术论文中有关语言学的具体问题。

 

 

[研究方向]更多>>
医学科学 -> 药理学 -> 临床药理
医学科学 -> 药理学 -> 药理学其他科学问题
关于我们 | 网站声明 | 服务条款 | 联系方式 | 手机版 | RSS | 中国科学报社  京ICP备07017567号-12 Copyright @ 2007-2016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